2025年8月22日上午,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院(以下称“北仲”)在国际会议厅成功举办北仲担保沙龙小组首场活动“从罗马到北京:‘人的担保’嬗变与中意法律制度互鉴”。本次沙龙深度聚焦“人的担保”制度在中意两国的演进脉络,特邀意大利罗马第二大学民法学教授、罗马商会仲裁院仲裁员Renato Marini与中国权威学者、专家同台论道。与会嘉宾立足两国在罗马法上的共同传统,剖析保证、总括保证(fideiussione omnibus)、独立担保、安慰函等核心制度在两国商事实践中的分化与融合,为担保制度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主题发言
罗马第二大学法学院民法学教授、罗马商会仲裁院仲裁员Renato Marini以“意大利法中的人的担保”为主题进行了发言。他提出,与中国《民法典》类似,意大利法亦区分物的担保与人的担保。他重点介绍了在意大利民法下“人的担保”的多种形态:其一是保证合同,与中国法上的一般保证与连带保证制度相对应,保证人可在代偿后依法向债务人追偿;其二是总括保证(fideiussione omnibus),可用于担保未来的或者附条件的债务(及后续条款),在实践中常见于企业与银行业务中;其三是独立担保合同,其“见索即付”的特征突破了保证的从属性,广泛应用于国际商业交易;此外,还涉及信用证或委托信用保证、保证函及保付制度,分别体现了企业集团融资、控股公司信用支持及票据担保等多样实践路径。总体来看,中意两国在担保制度设计上既有共通之处,也在制度演进和实务运用上呈现出差异,为跨境融资与风险防控提供了比较法上的有益参考。
圆桌与谈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高圣平提出,中国法区别于意大利法的一大特征是保证人的权利保护体系。首先,中国法上强制适用保证期间制度,债权人若未在保证期间内依法行使权利,保证责任即消灭。其次,《民法典》虽允许保证人援引主债务人的撤销权与抵销权,但在缺失主债务人的信息披露义务的前提之下,保证人如何有效行使仍存难题。再次,就清偿承受权的效力范围,民法典担保制度司法解释基于限制担保人之间追偿权的立场,将“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权利”限定于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与担保物权,在比较法中较为罕见。
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和美国纽约州律师、北仲仲裁员董纯钢提出,担保实践涉及主从合同合并管辖、保底协议与增信函效力等诸多问题,兼具理论和实践意义。意大利法与中国法关于“人的担保”的规定既有差异,又有共性。这对于仲裁员有很多方面的启示,包括在审理涉外案件时应当保持比较法思维,理解外国法中担保的多种形态,以便决定案件责任的承担方式;在涉及意大利当事人和律师时,如果能在裁决书中考虑到意大利法下担保制度的规定,能够更充分理解争议产生的原因,增强裁决的说服力。
中国投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合规官兼总法律顾问、北仲仲裁员龙云丽结合企业法务与仲裁实践,提出中意在保证制度核心上高度契合,均确立“一般保证+连带保证”框架,并认可保证人履行后的追偿权。在特殊类型上,总括保证与最高额保证均以“金额限定”解决担保对象不确定性的问题。针对实践中出现的“安慰函”(Comfort Letter)应考量其独特的商事功能与责任形态,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面对不断涌现的新型担保模式,意大利的比较法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二级教授、钱端升讲座教授、北仲仲裁员费安玲总结,“人的担保”作为商事实践的重要制度,正不断演化出多样形态,远超传统保证的框架。本次沙龙深入讨论了中意两国在保证、总括保证、独立担保、安慰函等多元形态在法律适用与仲裁裁量中的差异与共鸣,凸显了罗马法传统下制度同源与路径分化的现实意义。面对职务性担保、安慰函等新型问题,既需要深入的类型化研究,也需在仲裁过程中回归契约自由和商业逻辑,满足交易安全与效率的现实需求。法律与实践之间始终存在巨大的张力,而仲裁正是沟通二者的重要桥梁。通过中意两国的比较法借鉴,可以逐步推动仲裁与法律的良性互动,这正是本次沙龙的价值所在。
自由交流与提问
圆桌讨论后,与会嘉宾展开了热烈讨论。围绕保证人追偿权的范围、民法典关于保证期间的强制性规定等问题,与会嘉宾从《民法典》及司法解释的设立背景、担保实践的演进路径及发展趋势、不同法律制度下的经济社会异同等多维视角进行提问与交锋,最终形成共识:担保规则应当响应实践需求不断调整和创新。
北仲沙龙系列活动始终致力于打造一个研讨行业热点法律实务问题的高端平台,汇聚仲裁员代表及行业专家,分享真知灼见,贡献实务智慧。本次沙龙从比较法的视野,探讨了中意法律背景下“人的担保”的演进路径及新型担保的实务认定,不仅回应了仲裁实践中的迫切需求,也为推动担保领域仲裁实践的精细化注入新的动能。北仲将继续举办不同主题的沙龙活动,凝聚共识,启迪思考,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多元争议解决服务,持续提升中国仲裁的国际公信力与影响力。
淘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